「十步之內,必有芳草」;這是台南市西港區後營村的郭記牛肉湯。
台南的牛肉湯,已然是當地政府特別標榜的地方「特色小吃」(請捲舌),還舉辦「新營牛肉湯文化節」。
在大台南地區,鄉親父老嗜食牛肉湯,極講究牛肉湯的良劣與否,要喝碗牛肉湯,必也尋街過巷務求找到好吃的那一家。
「十步之內,必有芳草」;這是台南市西港區後營村的郭記牛肉湯。
台南的牛肉湯,已然是當地政府特別標榜的地方「特色小吃」(請捲舌),還舉辦「新營牛肉湯文化節」。
在大台南地區,鄉親父老嗜食牛肉湯,極講究牛肉湯的良劣與否,要喝碗牛肉湯,必也尋街過巷務求找到好吃的那一家。
在彰化和美鎮路邊,看到一老婦守著個小攤,在颯颯寒風中賣「烘蕃麥」;烤玉米。
原本我很少買路邊的烤玉米,因為老吃不到好的;要生的玉米「活活」的烤熟了,才好吃,不可「做手」(偷工減料,或用別的取巧的方式仿成)。
圖片左上辣椒小魚乾、右上各式當地山蔬、左下大榮原味味噌、右下登山飯店招牌
老味道,有兩樣東西今天因為「科學的健康觀」,被用得少了,但是沒這兩樣東西,老味道又往往出不來。哪兩樣東西呢?豬油與鹽巴。
剛剛知道了一家老味道的肉丸,幾乎是老味道肉丸的「理念型」,可為年輕人品味肉丸的教本,慎重的介紹下下囉。
這家叫「茂川(原 丁山)肉丸」,就在台中第二市場,台灣大道邊。
以我年近六十的閱歷,我認為,他們保留相當純粹,肉丸的老吃法。
彰化市大竹村的肉圓!
今年春節(2015)路過彰化市,幾家著名的肉圓店,大排長龍,而且都是年輕族群,大概要餓上好一會無疑,可路看他們依偎排著隊,令人感受到「愛姷不驚流鼻水」的浪漫!
老灰仔不排隊,乾脆車一開,到郊區的大竹肉圓,也别有風味。
圖片的肉圓左邊是乾的,右邊是湯的。
肉圓?
相信看到這張圖,大家一時之間都會感到疑惑吧,因為跟平日裡所認知中的肉圓不甚相同,倒比較像肉丸,為何這是肉圓,而不是肉丸呢?待老夫娓娓道來。
香港人很會賺臺灣人的錢!
夏天到了,就說這消暑冰品吧,前些年芒果冰大賣,還收費挺貴,頓使路邊攤的挫冰style,搖身一變成蓋高尚,時尚男女還趨之若鶩。
臺灣同胞貴貴的、樂樂的,向港仔買冰吃,挺令人佩服這西化前鋒的香江人,確乎更得資本市場真諦。
嘉義市文化路的「冷凍芋」,應該是把芋頭冰品如此獨賣,又喊出品牌的第一家吧!
此話怎講?我想,先民把些南瓜、蕃薯、甚至蕃薯簽等等澱粉類、可充主食的食物,煮成甜湯來當點心吃,這是向來如此,當然包括了芋頭。
這是中壢火車站旁的潤餅專賣店,生意好到不行……
清明節,吃潤餅。
說說什麼叫個「潤餅」吧!這事還真說不清;中華民族歷史攸久、幅员遼闊,加上族群繁多錯綜到不行,語言分殊雜以不停的變異……您說這庶民之習俗,怎麼追根溯源得鐵案如山?幾幾乎不可能,反倒會處處踢到鐵板。
鹿港,大名鼎鼎,臺灣傳統文化之聖地之一,那麼,有什麼呢?介紹個「丸仔」吧!
鹿港在地,卻是肉丸仔多,有別於福泉潮州,盛極又全面影響臺灣食風的魚丸文化。這恐怕一般慕名穿堂的觀光雅客不易探究的哦!
這是鹿港一家賣「魯飯」的,什麼叫個「魯飯」?魯肉飯、甚至肉燥飯之屬嗎?卻不是,照片上的那一碗飯才是,究其真相,乃高麗菜又加上「碰皮」;豬皮先風乾後油炸而成,之後再入水成湯吃,或伴其他物料鹵煮,成各式各樣食物,如白菜魯就是!總之,這碗魯飯就醬。
何以叫「魯飯」?這可是個堂堂正正,有些來頭的稱呼!
這是一盤臺灣臭豆腐,位於台中忠孝夜市的「正老牌麵線糊」旁。
什麼美食才是「正宗」?才是對的味道?這無寧是個極為有趣的問題。
每當菱角產期,到了官田旁的六甲鄉老友處,他們總要去現買現摘的菱角,現煮起來招待我。
由此可知道,食材新鮮就是王道!
年輕人不定不懂,菱角是長在水裡頭的;菱角田必須是活水的,哪一塊田,產的好吃、甜,當地人最知道。
早安!哪裡的油條好吃呀??
這一家,台南西港大廟(慶安宮)邊的,很好吃!
咋說?脆,那是當然,也是各位最最熟悉的台式油條底口感;不過,這一家 在「脆」之外,還富有紮實的口感,帶著嚼勁,這就不多見了!!